從提柜到送倉的整個流程涉及多個環(huán)節(jié),需要物流、報關、運輸?shù)雀鞣降膮f(xié)調(diào)配合。
一、提柜前的準備工作
確認訂單及運輸文件
核對客戶訂單信息(貨物類型、體積、重量、目的地等)。
準備必要文件:提柜單(D/O)、裝箱單(Packing List)、商業(yè)發(fā)票(Commercial Invoice)、訂艙確認書(Booking Confirmation)等。
訂艙與提柜預約
向船公司或貨代訂艙,獲取集裝箱(柜型:20GP/40HQ等)。
預約提柜時間和地點(如碼頭、堆場)。
安排拖車服務
聯(lián)系拖車公司提供集裝箱運輸服務,確認提柜時間、地點及司機信息。
二、提空柜(Pick-up Empty Container)
到指定地點提柜
拖車司機攜帶提柜單(D/O)、設備交接單(EIR)到碼頭或堆場提取空集裝箱。
檢查集裝箱狀態(tài)(如柜號、柜型、是否有損壞、清潔度等),簽字確認設備交接單。
運輸至裝貨地點
將空柜拖至工廠、倉庫或指定裝貨地點。
三、裝貨(Loading)
貨物裝箱
按裝箱單核對貨物,確保品名、數(shù)量、嘜頭等信息無誤。
注意貨物加固(防止運輸途中移位)、重量分布均勻(避免超重或偏載)。
封柜與記錄
裝箱完成后施加封條(Seal),記錄封條號。
拍攝裝箱過程照片或視頻(留存證據(jù),防止爭議)。
四、還重柜至碼頭(Return Full Container to Port)
運輸重柜到指定碼頭
拖車司機將裝滿貨物的集裝箱(重柜)運送至船公司指定的碼頭。
碼頭交接與文件提交
提交設備交接單(EIR)、裝箱單等文件,碼頭確認柜號、封條號、重量等信息。
獲取碼頭收據(jù)(Dock Receipt)或裝船確認。
五、報關與補料(Customs Declaration & SI Submission)
出口報關
委托報關行提交報關資料(裝箱單、發(fā)票、合同、報關單等)。
海關審核通過后放行貨物(需注意截關時間,避免延誤)。
補料(Shipping Instructions, SI)
向船公司提交補料信息(收貨人、通知方、貨物描述等),確認提單(B/L)內(nèi)容。
補料截止時間(SI Cut-off)前必須完成,否則可能產(chǎn)生改單費。
六、海運及目的港操作
裝船出運
集裝箱裝船后,船公司簽發(fā)提單(Bill of Lading, B/L)。
目的港清關與提貨
目的港收貨人憑正本提單或電放提單辦理清關、繳納稅費。
安排拖車從碼頭提取重柜并運輸至倉庫。
七、送倉(Delivery to Warehouse)
預約送貨時間
聯(lián)系倉庫確認送貨時間、卸貨要求(如托盤規(guī)格、標簽格式等)。
運輸至倉庫并卸貨
拖車將集裝箱運送至倉庫,倉庫人員檢查封條、貨物外包裝。
卸貨后倉庫簽收(簽收單或POD,Proof of Delivery)。
歸還空柜
卸貨完成后,拖車將空集裝箱歸還至指定堆場或碼頭。
關鍵注意事項
時間管理
嚴格把控截關(CY Closing)、截補料(SI Cut-off)等時間節(jié)點。
文件準確性
提單、報關單等文件信息需與實物完全一致,避免清關延誤。
貨物安全
裝箱時注意防潮、防震,購買貨運保險(Cargo Insurance)。
異常處理
如遇柜子損壞、封條斷裂、海關查驗等問題,需及時聯(lián)系貨代或船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