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按體積(立方/立方英尺)計價
計費公式:
倉儲費 = 貨物總體積 × 單位體積單價 × 存儲天數
(例如:100立方米 × 0.5/天/立方米×30天=1500)適用場景:
小件商品:如3C數碼、服飾、美妝等體積較小且散裝的產品。
高周轉產品:庫存周轉快(如30-90天),可避免長期倉儲費遞增。
特點:
階梯式收費:多數倉庫采用“低開高走”策略(如前30天免費,31-60天0.5/天/立方米,61?90天1/天/立方米)。
體積重與實際重取高:部分倉庫按體積計費(如長×寬×高÷系數),而非實際重量。
長期成本遞增:超過180天的庫存可能面臨“呆滯費”或強制清算。
注意事項:
精確測量貨物尺寸,避免因尺寸誤差導致費用偏差。
優(yōu)化庫存結構,避免滯銷品長期占用倉儲空間。
2. 按托盤數量計價
計費公式:
倉儲費 = 托盤數量 × 單位托盤單價 × 存儲天數
(例如:20個托盤 × 3/天/托盤×40天=2400)適用場景:
大件/重型商品:如家具、家電、工業(yè)設備等需整托盤存儲的產品。
批量發(fā)貨需求:適合B2B訂單或整車/整柜配送場景。
特點:
固定空間占用:按托盤數量計費,無需精確測量單件商品體積。
優(yōu)質存儲位溢價:靠近出庫區(qū)或地面層的托盤可能額外收費。
長期成本可控:相比體積計價,托盤計價對低周轉庫存更友好。
注意事項:
避免托盤空置浪費空間(如單件商品占整托盤)。
關注旺季價格波動(如Q4旺季費率上浮20-30%)。
3. 按件數計價
計費公式:
倉儲費 = 貨物總件數 × 單件單價 × 存儲天數
(例如:5000件 × 0.12/天/件×30天=1800)適用場景:
標準化商品:如日用品、玩具、配件等規(guī)格統(tǒng)一、易于清點的產品。
低值高銷量商品:如促銷品、快消品,需快速周轉避免積壓。
特點:
簡單透明:按件計價直觀,適合中小賣家或首次使用海外倉的企業(yè)。
隱性成本風險:部分倉庫可能將操作費(如上架費、揀貨費)計入倉儲費。
靈活調整:適合庫存波動較大的業(yè)務,可按需增減庫存。
注意事項:
確認“件”的定義(是否含包裝、是否區(qū)分SKU)。
監(jiān)控庫存周轉率,避免因滯銷導致費用激增。
對比與選擇建議
計價方式 | 優(yōu)勢 | 劣勢 | 推薦產品類型 |
---|---|---|---|
按體積 | 適合小件、高周轉商品 | 體積重可能虛高,長期成本遞增 | 3C數碼、服飾、美妝 |
按托盤 | 適合大件、批量發(fā)貨 | 空間利用率低,需整托盤存儲 | 家電、家具、工業(yè)設備 |
按件數 | 計價簡單,靈活調整 | 可能隱藏操作費,需核實細節(jié) | 日用品、玩具、促銷品 |
關鍵決策因素
產品特性:體積大/小、重量重/輕、是否標準化。
庫存周轉率:高周轉選按體積或按件,低周轉選按托盤。
成本敏感度:關注階梯費率、長期費用遞增風險。
倉儲需求:是否需要特殊存儲條件(如溫控、防潮)。
通過綜合評估上述因素,企業(yè)可選擇最經濟高效的倉儲計價模式,并結合動態(tài)庫存管理(如設置90天內促銷計劃)降低整體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