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方海外倉的收費其實挺直接的,但新手賣家第一次接觸可能會覺得有點復雜。
1. 基礎費用有哪些?
倉儲費
貨物放倉庫里的時間越長,費用越高。比如:免租期:很多倉庫前30天免費(比如貨剛到倉,還沒賣出去)。
按時間階梯收費:比如30天內(nèi)免費,31-90天每天0.5美元/立方米,超過90天每天1美元/立方米。
按體積算:倉庫會按你貨物占的空間(比如立方英尺或立方米)收錢,大件貨更貴。
入庫費
貨物從國內(nèi)運到海外倉時產(chǎn)生的費用:頭程運輸費:空運貴(適合急用),海運便宜(適合大批量)。
清關費:貨物到港后需要向當?shù)睾jP申報,這部分費用單獨算。
卸貨+上架費:倉庫幫你把貨卸下來、分揀上架,按件數(shù)或體積收錢。
出庫費
買家下單后,倉庫幫你打包發(fā)貨的費用:揀貨+打包費:按訂單數(shù)收錢,比如每單2美元。
標簽費:如果需要貼標簽(比如亞馬遜FBA專用標簽),按張數(shù)收錢。
退貨處理費:如果客戶退貨,倉庫幫你檢查、貼標、重新入庫,可能按件收錢。
物流費(尾程運費)
從倉庫發(fā)到客戶手里的費用:按重量/體積算:取實際重量和體積重(長×寬×高÷系數(shù))的較大值。比如美國常用250作為系數(shù),體積重=(英寸)÷250。
配送距離附加費:偏遠地區(qū)(比如美國阿拉斯加)可能加收10%-30%費用。
燃油附加費:油價波動時會加收,比如每單多收5%-10%。
2. 隱藏費用有哪些?新手容易踩坑!
超期倉儲費:貨物在倉庫超過免租期后,每天按體積收費,比如滯留100天,費用可能翻倍。
退貨換標費:如果客戶退貨后需要貼新標簽再賣,按件收錢。
庫存管理費:有些倉庫按月收庫存管理費,比如每月50美元/倉庫。
燃油附加費:尾程物流公司會根據(jù)油價波動加收,比如每單多收5%-10%。
偏遠地區(qū)附加費:比如美國西海岸到東海岸的運費比本地配送貴,倉庫可能單獨加收。
3. 新手賣家怎么省錢?
貨比三家:不同倉庫的免租期、倉儲費、尾程運費差異大,比如有的倉庫免租期30天,有的60天。
合理備貨:別一股腦全放倉,先小批量試水,避免滯銷貨長期占空間。
關注促銷活動:比如旺季前倉庫可能推出“半年免租”“尾程運費8折”等優(yōu)惠。
合并訂單:把多個小訂單合并成一個大訂單發(fā)貨,降低頭程運輸成本。
選合適倉庫位置:比如賣歐美市場的,優(yōu)先選美西倉(洛杉磯)或歐洲倉(阿姆斯特丹),靠近客戶區(qū)域。
4. 實際例子幫你理解
假設你賣一個塑料收納箱,貨值10美元,體積是30cm×20cm×10cm(約1.2立方分米),重量1kg:
頭程運輸:空運到美西倉,運費約20美元(含清關)。
倉儲費:前30天免費,之后每天0.5美元/立方米(1.2立方分米≈0.0012立方米,每天約0.0006美元)。
出庫+尾程:每單打包費2美元,體積重=(12in×8in×4in)÷250=1.536磅,按體積計費,運費約5美元。
總成本:頭程20美元 + 倉儲0.0006美元/天 + 尾程7美元 = 每單約27美元(不含退貨和燃油附加費)。